周补田的水兵情怀‖画海军系列之四

  栾枝梅轮胎乱石卵石轮锋菊轮回亲本落潮轮休地周补田轮廓草图周补田,1950年2月生于山西定襄,1969年入伍,在海军东海舰队从事专业美术创作至今。1983年到中国美术院(原浙江美院)油画系进修两年,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一级美术师,军衔文职二级,技术四级。

  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油画《摇篮》、油画《1937年浦江》、油画《重托》凯时88、油画《巡海》、油画《护航亚丁湾》。

  被上海中华艺术宫收藏作品:油画《友好港口——上海》、油画《牵挂》。油画作品多次在全军获奖。

  拿起画笔,描绘水兵献身海疆的恢弘气韵,为当代海军官兵描像著史,是五十多年周补田军旅创作生涯的执着信念。近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他三下西沙、四年驻岛、六潜深海,周补田对水兵群体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水兵们对祖国、对海军的无限忠诚与无私奉献,给了他深深的震撼和感动,也是他数十年坚持画水兵的支撑点。

  周补田说,威武的军舰,英姿飒爽的水兵,是外界对海军的第一印象。其实,海军官兵真实的经历和他们吃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海军部队生活中,最打动周补田的首先是潜艇兵了。潜艇兵的生活在外界看来格外神秘,远航训练时,官兵长时间在暗无天日的水下训练,吃不到新鲜蔬菜,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看不到报纸电视,听不到亲人的声音,陪伴官兵的,只有枯燥的值更、紧张的训练,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为捕捉潜艇兵最真实一面,周补田主动申请随潜艇出海,和水兵同吃同住同生活。终于,在与潜艇兵7天7夜的海底穿行之后,创作出了反映潜艇兵生活的《海底鼾声》。作品通过两名身穿海魂衫的潜艇兵,在潜艇舱室极其有限的空间所支架的吊床上酣睡的画面,反映出当代水兵在海底世界的艰难困苦中默默奉献的精神岁月。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在军内外引起轰动,该作品在1982年曾荣获全军一等奖和海军金锚一等奖。

  美术评论家吴敏说,周补田的画是“饱蘸着海水作的,虽没有怒海惊涛的磅礴气势,但有令人回味的意境。”谈起自己的作品,周补田认为,绘画作品关键在于抒情写意,构筑意境。他的另一幅早期作品《浴》,就是从具体的线条和形象中,让观众领会到无穷的“画外之意”潜艇由于长时间远航,对食物,淡水的控制非常严格。官兵在生活中,往往是将洗脸的水刷牙,刷牙的水擦澡,如何反映这一“海上上甘岭”的艰难困苦?周补田选取了刚浮出水面的潜艇,正逢潇潇的春雨,水兵争相以雨冲澡的欢快场面。景中生情,情中含景,展现当代海军在奉献中以苦为乐的情操。

  多年来,周补田创作了诸如《摇篮》《晨曲》《海底21点》《紧急出航》等一大批反映水兵生活的系列作品,有的被各大美术馆收藏凯时88,有的在全国各大报刊反复刊登,有的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新闻专题片。其真实而又生动刻画的水兵形象,深受包括世界各国在内的海军官兵的喜爱。2006年,周补田的水兵系列作品被带到海参崴军港参展,来参加俄罗斯海军潜艇部队组建100周年庆典的各国水兵争相观看,引起了强烈反响凯时88。涉波踏浪的俄罗斯水兵们说:“这是我们的生活写照,也是我们的精神展示”。